邯郸冀南新区 | “秸”尽所用 变废为宝
“ 三夏 ”麦收忙,遍地铺金黄
(相关资料图)
小麦颗粒归仓
地里的收获却并未结束
邯郸冀南新区大力推广小麦秸秆回收再利用
把回收的秸秆用于畜牧养殖等领域
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
一场变废为宝的转变由此开始
旋转、压缩、捆绑 走进冀南新区 林坛镇 杨洼村 ,随处可见秸秆打捆机忙碌的场景。一台台打捆机“张开大嘴”,一簇簇秸秆瞬间被吸走,旋转、压缩、捆绑……“吃饱”后,打捆机将一捆捆瓷实的秸捆“吐”出来,整齐地排列在田地中,随后,这些草捆被一一装上翻斗车,运往附近的奶牛场或者食用菌种植基地,成为牲畜饲料或者菌基质。 林坛镇 杨洼村村党支部书记杨从吉感慨地说:“往年,麦收后产生的大量秸秆如何处理成为广大群众丰收后的‘烦恼’,烧掉的话污染环境,不烧掉的话会影响庄稼种植,拉出地块还影响环境卫生。现在,麦子一脱粒就可以拿秸秆打包、饲养牲畜,养牛的粪便经过发酵还可以再回到田里,实现了综合利用,很受大家欢迎。” 秸秆+养牛+ 制肥花官营乡把秸秆资源转化为养牛产业发展优势,大力推行“ 秸秆+养牛+制肥” 模式,走出一条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产业“致富路”。
“通过秸秆打捆离田、回收再利用的新技术,不仅解决了农户秸秆“处理难”的问题,而且直接打包运送到牛场用作饲料配料,真正实现了变秸秆废物为宝的再利用。村民的秸秆有了“出路”,又免去了收割、运输秸秆的“包袱”,大家都赞不绝口。
“废草”变“营养口粮”台城乡西郝村村民刘大哥介绍说:“机器是今年刚买的,花了5万块钱,咱们这儿3000亩地需要秸秆打捆、清运,1亩地能捆700多斤。”小麦收割后的秸秆被收集起来打包成草料捆,主要用于养殖场,每亩可增加收入150元钱。
秸秆从过去一烧了之的“废草”变成了如今可以卖钱的牲畜“营养口粮”,从农业“废弃物”到“香饽饽”,化害为利,变废为宝。这既提升了小麦秸秆的利用价值,同时也减轻了焚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压力,缓解了农业耕作的难题,小秸秆的“大逆袭” 实现了“种养双赢” 。
“ 标 本兼治,疏堵结合 ”秸秆打捆机的高效工作,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村民夏收的工作效率。高臾镇西玉曹村村民张霞说:“这个秸秆虽然经过了收割机的粉碎,但是腐烂周期长,多少会影响随后的作物灌溉,这秸秆又不能烧,也没地方存,这一打捆拉走,他们养牛也有饲料了,也解决了我们种地的难题。”
“标本兼治,疏堵结合”,高臾镇按照这一原则,精心组织、加强宣传、层层包保、多点发力,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管理工作,确保“不着一把火,不冒一处烟,不见一块斑”。 自夏收夏种工作开展以来,冀南新区抢抓农时收割小麦,确保粮食颗粒归仓。在积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,大力推广秸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,使秸秆在田间收集、处理、运输、利用等环节有效衔接,让秸秆走上生态环保、增值生效的发展路子,开启绿色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,农户“省心省事”又能增加收入,让 “生态包袱” 变为 “绿色财富” 。素材:林坛镇 高臾镇 台城乡 花官营乡
编辑:魏荣悦
初审:姚 尧 韩海军
终审:钱 磊
邮箱:jnxqrmt@163.com